许玉林案专题介绍
- 许氏维权一波多折,在2004年11月到2006年2年间遭遇了许玉宝无法预料的瓶颈:法官“认识不够”,再审迟迟不能启动。这时候,无论是父亲许长海的“政府依赖”,还是儿子许玉宝的“法律依赖”,都无法给再审启动一个强有力的“说法”,以往的道路统统阻塞。专业,成为救济程序突破的关键。如果认为,只要具有对法律的专业解释就足够了的话,显然是简化了该案件给我们的经验启示。
许玉林案专题新闻

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辩证统一——许玉林案件评论
从许玉宝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看到困扰着许玉宝一家多年维权经历的,不是简单的与煤矿的劳动纠纷,究其背后,有着法律适用的价值冲突、成本效益博弈、法律职业者的专业探索和良知追问。对该案件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对于仍在上演的许式维权,或许有一些反思的力度。 该案的判决,也将引发人们对现行劳动、工伤法律制度的思考,这将有利于劳动、工伤法律制度的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也将促进形式正义更好地与实质正义相统一。 [查看详情]
![]() | 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辩证统一——许玉林案件评论 | 08-26 |
![]() | 因工伤所致精神病而自杀被认定为非工伤 | 08-25 |
![]()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现实性——基于许玉林案的观察 | 08-26 |
![]() | 许玉宝维权语录 | 08-26 |
![]() | 我家的维权16 年 | 08-25 |
![]() | 许玉宝维权观点 | 08-26 |
![]() | 许玉宝维权心情 | 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