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劳动维权社会中坚,劳工政策民间智库!

义联历程:行走中的正义—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



      义联创办人黄乐平律师于2005年4月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工伤维权网站,于2006年2月设立国内第一条劳动维权热线。至今,义联已:1)为超过80000人次的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代理的多起法律援助案件开创国内司法判例的先河,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受助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广大受助职工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在此基础上,义联坚持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实务数据统计分析和质量监测,研究成果,3)紧跟政策和立法的步骤,参与由立法机关、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农民工问题的立法和政策制定活动,力促政策和法律完善。义联被媒体誉为“国内首家以困难职工、农民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劳动法律援助机构”,“劳动法律的民间智库”。


    20873个热线电话,4041件法律援助案件,18764人次的接待咨询,36本专著,10万字的调研报告,数百条立法建议,一个民间公益法律机构历经风雨,逐渐成长。


   从3个人到30个人,从十几平方米的工棚起步到建立五个部门,从请不起大学生志愿者到引进海归博士,从一条热线到建立民间智库雏形,一个公益团队经历了初创的艰辛,愈加坚定地前行。


   从工伤复健中开设维权网站到创建国内第一家专业化民间劳动法律援助机构,从在三尺讲台讲授工伤维权之重到全程参与一部法律的修法进程,一名律师身体力行,带领他的团队践行着公民的使命。


   持草根之精神、行专业之路线,这就是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一个秉持传统义文化,践行现代公民权利观的民间机构。五年来,中国劳动法制不断进步,劳工问题却更趋复杂,义联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为残弱劳工提供援助,为政府建言献策,为社会群体搭建交流对话和能力发展的平台。义联期望在艰苦中以执着与智慧探索未来,竭尽自己微薄之力,促进中国公益法律之发展,推动中国法治之进步。


   一、缘起:愿天下劳工俱欢颜

  

2007年10月,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继承了其前身——北京义社劳动咨询中心的发展成果,从此开始了劳动维权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之路。

义联,生发于义文化,取意于“义工联合”。义联创立的初衷,不是来自于灵感或谋划,而是缘于真实的人生体验,更是创建者怀揣侠义精神和公义情怀的人生必然选择。

2003年,28岁的黄乐平,在一家中央企业做法律顾问。他在单位组织的一次篮球比赛中意外摔伤,迎接他的不是单位的关怀,而是强势企业拒付工伤待遇的人情淡漠。人生变故突兀而至,他伤还未痊愈就要在病榻上钻研工伤和劳动法律,争取权利。事情最终得以解决,这全靠他良好的法学功底和不服输的精神。

这件事情让黄乐平意识到,自己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工伤维权时都遭遇了如此大的困难,那么难以想象普通的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兄弟在维权的时候将受到多大的考验。他来自湖南乡村耕读之家,尊重劳动和守望相助的文化传承浸入骨髓;他有历史和法学的复合教育背景,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和现代法治社会的交错,从中研判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布局和角力博弈;催生他行动的是,他既有侠义精神,又有着法律人的公义信仰。侠义精神让他不忍旁观劳工维权的无助,公义信仰则指引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门路。

2004年,黄乐平开始写作工伤维权专著。不平而鸣,在两年的时间里,他执笔编著的工伤维权著作达到7本。著书是一个起点。在维权过程中,他深感工伤维权知识的重要性,却找不到一本能满足维权需要的书。律师尚且如此,何况普通劳工?他发誓要为广大劳工写出一本可以“按图索骥”的工伤维权工具书。  2004年9月,他所著的《最新工伤处理操作实务》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该书共计57万字,首次印刷5000册,三个月即销售告罄,并名列2005年度中国法律图书畅销排行第27名, 6年间重印7次,被誉为“最实用的维权工具书”,基层劳动行政部门更是将其作为案头必备工具书。  

另一件事让黄乐平痛感工伤猛于虎。他的第一本书曾以“唯愿天底下不再有人受工伤的困扰”作为题记,孰料不久,他就惊闻少时伙伴、一位远房表哥在广州的建设工地上从高层建筑上摔下,不幸身亡,而其子尚在蹒跚学步之中。这让黄乐平意识到工伤维权刻不容缓,必须做更多的事才能改变现状。  

这时候书籍热销,各地的工伤劳工纷纷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当面咨询等方式来向他求助。由于精力有限,他几乎错过了全部商业法律业务的机会,也错过了出版社房地产法律实务书籍的约稿。经过认真考虑,他一头扎进了公益领域。这不仅意味着放弃了生财之道,还走上大多数草根公益机构领导人必经的道路——自掏腰包。

2005年4月,考虑到广大劳动者的需求,黄乐平自费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专门提供职工工伤维权法律帮助的专业性网站——中国工伤损害赔偿网。“关注弱势群体维权,感受工伤职工心声”是网站的使命,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必须有一种精神长存,给劳动者力量,让公益人坚持。这也是黄乐平一直以来对团队的要求:义联的网站不仅要有专业的能力,还要有布道的精神。  

网站的受欢迎程度验证了目标的正确性。检察日报2006年有报道称,该网站被劳工看成“学习法律最有效的网站”。不仅如此,一大批心系工伤维权的热心人士,既有律师、民间维权志愿者等体制外人员,也有工会干部、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公务员等体制内人士,都纷纷通过该网站及下属的论坛为工伤劳工提供网络咨询服务。2005-2006年,该网站点击率在同类网站中位列前茅。由于访问量和咨询量巨大,黄乐平彻底从企业法务转向劳工维权,从商业律师变为“义助”律师。

“我所作的这一切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愿天下劳工俱欢颜’。”2006年,黄乐平在接受检察日报采访时如是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的大量求助、与业内人士的深入探讨,对这位年轻的律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显然,劳工问题不是一个或一千个法律纠纷,也不是一时兴起的问题,更不是无解的矛盾,而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复杂问题,但个人能力微薄,必须汇聚众人的力量。2006年2月,黄乐平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戴伟合作,通过工商登记创立了北京义社劳动咨询中心,从此走上了公益之路,形成了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的雏形。


   二、创立:国内首家专业化劳动法律援助机构

  

义社成立,黄乐平们确定了以劳动维权为事业发展方向,为此舍弃了已有相当基础的房地产法律业务。既然是做事业,就要动真格。他们在审慎地思考一个机构的前身和未来。义社的宗旨最终确定为“义助残弱,仁德所尚;社会公益,贤能多为”。这十六字,充分传递了团队的价值与文化,并绵延至今。  

机构的名称、宗旨,考验着创建者们的智慧与志趣。“义”字早已深埋在这些创业者的精神之中。义是仁义之义、信义之义、道义之义,是急公好义侠客所为,也是现代公民理性务实、有所担当的公义之义。说到大行公义,无论谁都要承认,法治乃众人之事,在劳工问题上也如是。  

如果说“义助残弱”是个人生发公益之心的由头,那么“社会公益,贤能多为”,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唯有整合社会资源,联合更多贤良方正,才能有所作为。义联之名由此而来。宗旨已定,方向已明,黄乐平开始四处求贤,并做好在劳动维权战线持久奋战的准备。  

公益机构不赚钱,经费从哪里来,黄乐平们决定自掏腰包,也预备着把出书的版税放进来。为了维持义社的日常运转,到2007年8月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正式注册时,黄乐平已投入现金累计达30万人民币,无偿投入的劳务折合市场价超过100万人民币。  

在义社,知名律师为民工的工伤案件,殚精竭虑,排除重重阻力,一帮就是两年;为求助者代写司法文书,至深夜还在钻研工伤认定和相关医学上的专业难题;为劳工答疑解惑数小时,为其提供完整的法律意见,却坚决拒绝收取受助劳工主动提供的酬谢。仅2007年5月和6月,在义社五名全职人员平均工资不到2000元时,就拒收酬谢金额超过5000元。贫穷不是公益人的标签,如果自顾不暇,也不可能成为助人的贤能。事实上,义社在初创时已经制定了规划,假以时日必定要有造血的能力。但在当时,条件艰苦、信念坚定确非常人可想象。在贫困中坚持理想和甘于奉献,惟其如此,才能够迎来一个民间公益机构的注册成立。

7月2日,“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 经北京市司法局正式批复同意成立,8月7日获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10月25日,义联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史立森及北京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处、律师管理处、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北京市国联律师事务所分别捐赠的5万元和20万元,成为启动义联工作的“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基金”。

义联的成立,受到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移动电视、人民政协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等新闻媒体对义联进行了报道,予以高度的评价。义联也被媒体誉为“国内第一家以困难职工、农民工权益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劳动法律援助机构”。  


   三、机构建设:建立NGO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义联现有员工35人,其中15名研究生、18名执业律师,先后有6名海归博士、硕士进入义联工作,长期志愿者维持在10人以上。在维持中心运转的资金中,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不足15%,其余资金均来自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等国内外机构的支持及义联发起人的投入。在经费紧张、条件艰难、薪水较低的情况下,义联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是因为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与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六年来,义联人员逐渐扩充、规模逐渐扩大,内部分工也逐渐细化。内设部门发展为法律援助部、科研部、项目部、公益法律部、公共事务部5大部门。其中:  

1.法律援助部负责法律咨询、案件代理、法律实践类诊所课程教学、法律实务类培训以及参与实务研究和交流;  

2.研究部负责劳动法律政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类法律诊所课程教学、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3.项目部负责公益项目策划、文化交流和传播、行业信息分享;  

4.公益法律部负责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并且通过各平台进行普法传播;  

5.公共事务部提供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的支持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011年初,中心开始全面实施部门实体化机制。部门制定“定职能、定岗位、定指标、定流程”的四定方案,根据四定方案进行部门管理。中心层面的管理则包括人事、财务、业务指导和日常监测、对外宣传和交流等方面。这一改革,锻炼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更大程度地激励了工作创新。

建立核心团队是团队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尊重人才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如何吸收有共识的人才,如何培养有潜能的人才,如何留住核心人才,是义联管理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公益机构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体制环境,使得这项工作更显艰难。义联在实务和研究工作中确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工作流程,结合部门实体化管理,鼓励高效的执行力和实干、巧干的作风;在项目和传播工作中,鼓励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开放的姿态;在公共事务中,则要求高效执行、精细服务和营造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义文化是义联的核心文化。义联之“义”,在于秉持公义理念并以“信义”履行承诺。这不仅是对外的承诺,也是义联团队自身内部的追求。由于资金欠缺、人力不足,早期创业团队的成员几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也形成了良好的传统,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加班一直以来就是义联人的家常便饭。发不起加班工资,全体员工讨论制定了调休办法。但是即使这样,很多同事也有大量调休未用,以此支持工作。在他们看来,义联的工作“不是给别人打工,是在做自己的事”。  

为了这份倾注了深厚感情的工作,在早期,新婚的同事几乎全部放弃了婚假,甚至一位同事结婚当晚还主动承担工作,赶写机构的报告。一位同事的母亲突然病逝,他在匆匆处理完丧事后,悲痛未尽但未卸肩头之责,仍一力承担群体性案件的处理工作。在条件最艰苦的创业早期,咨询电话爆棚,一位同事接电话接到耳朵发炎,每天长时间地倾听劳工的控诉,甚至自己也有了心理问题,但是他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四年有余,接听咨询电话将近万例,恐怕是中国公益法律领域中个人接听咨询电话最多的一位。至今仍有同事有问题时会去咨询他,因为在万例电话的锻炼中他几乎成为一部劳动法的法律政策汇编。

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义联流传。在义联,坚持意味着在艰苦的环境付出辛勤劳动、在高负荷的工作中实现高标准严要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挖掘创新成果。这样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传承下来,使得义联人在点滴积累中闪耀光芒(编者注:以上数据均统计到2013年10月底)。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