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义助残弱 仁德所尚 社会公益 贤能多为

谁来培厚中国民间慈善公益的土壤--黄乐平

作者:黄乐平 来源:本站原创 2010/8/13
分享到:

     

  

 

谁来培厚中国民间慈善公益的土壤

——救助300名特困工伤农民工纪实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 黄乐平

 

    2009年12月16日,失去左臂的四川籍工伤农民工阳绍光,从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义联)领到了最后一笔2000元资助款。至此,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恒大地产万人行”公益活动之一,由义联执行的特困农民工资助项目圆满结束,300名工伤特困农民工从义联领取了共计60万元资助款。

    历时68天,联络京津冀29个政府机构,得到17家NGO组织配合,筛选工伤农民工档案逾万份,拨打接听热线电话2296个,17省市300名工伤农民工受助。回顾项目执行全过程,我们感受到不同机构、人群面对慈善公益迥异的态度,痛感转型期中国社会亟须大力发展民间慈善公益事业。

 

他们需要救助,找不到门;我们想要救助,找不到人

 

    2009年12月1日,在义联发放救助款现场,四川籍农民工阮明全领钱的时候与其他工伤农民工看上去并没有区别,但在接过钱的一刹那,当场就跪在工作人员面前,眼含着泪水:“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的帮助让我和女儿又看到了活着的希望。”阮明全因工受伤输掉了官司没有获得任何赔偿,左手完全残废,带着一个11岁的女儿靠捡破烂为生。女儿失学在家正患重病,2000元钱成了救命钱。

    年过7旬的朱瑞英老人来到义联办公室提交申请材料时,已经3天没有吃饭了。工作人员甄丽莉主动把自己的早餐让给老人,老人却不吃,说要拿回去跟儿子一起吃,他也3天没吃饭了。老人的儿子在申请材料中写道:“我已50多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无能力偿还因工伤欠下的外债。我不能赡养母亲,反得靠白发苍苍、身患高血压的母亲流落街头,一拐一跛要饭度生,真是可怜到极点!我与母亲如果死了,欠下外债无人偿还,会落骂名,更重要的是,我们一死,违法的人会逍遥法外。”

    这样的故事在救助款发放过程中并不鲜见。很多特困工伤农民工应该获得社会救助,却找不到受助的路,而我们的项目执行情况则是,想要发放救助款却找不到人。

    项目实施头3天,仅电话联系的信息反馈就让项目组的同事感到万分紧张:能够通过电话联系上的工伤农民工只有70人,符合条件、能够提供证明材料并且愿意来北京申领资助的只有58人。我们从北京市宣武区劳动局筛选2009年519名工伤农民工的信息,发现符合资助条件的也只有21人。工伤农民工过强的流动性对项目实施形成了极大挑战。

 

慈善公益:没有政府支持做不大,没有民间参与做不强

 

    我们发现,民众普遍认为救助是政府的责任,因而对政府救助保有更高的信任度。天津工伤农民工肖某是在某区劳动局递交的申请材料。我们多次通知她到北京来领取资助款,她非但不来,反而在电话中语气蛮横,怀疑我们有诈。当然,肖某夫妻最终还是来把钱领走了,原因是她看到一起申请资助款的其他农民工已经拿到了钱。临走前肖某表达了歉意:“我们只相信政府,我们一直认为只有政府说的才是真的。”

    由于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政府系统的动员能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项目执行中,我们最初只给了河北省张北县30个名额,最后能扩大到80个,就是基于这种系统动员能力所表现出来的高效率。由此可见,政府机构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所具有的强大公信力,正是中国民间慈善公益事业普及壮大的强大基石。

    不过,也有些地方政府部门担心配合项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有些政府部门拒绝配合,是害怕有些农民工拿到资助而其他农民工没有会闹事;还有些政府部门担心此举会影响社会稳定而不予支持。倒是很多民间公益机构主动代理当事人到义联来递交申请材料,对于寻找工伤农民工的工作也给予了积极配合,主动把工伤农民工的信息提供给义联工作人员,并代为通知当事人。

    由此可见,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要做强,民间公益机构的服务热情与自觉意识不可或缺,支持建设品牌民间公益机构应该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阶段,民间公益机构实施公益项目,必须要有直接受益对象,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社会公信力与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能得到政府部门、民间机构、热心人士及新闻媒体的大力协助,正是得益于我们在工伤农民工法律援助领域积累起来的社会声誉与资源整合能力。比如,北京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主管部门向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发送项目通知,整个项目15.67%的受助对象就来自这个系统的支持。

 

培厚大爱沃土:我们需要和风细雨而不是暴风骤雨

 

    由恒大地产集团发起的这次慈善公益万人行项目,受益者逾万。2009年11月在香港上市的恒大地产集团的股价也一路攀升,董事长许家印一跃成为内地首富。同时很多人也在问,这个项目下一步什么时候开始;还有更多的机构在跟我们联系,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我们希望,此类公益型项目应该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崭新示范,不要闪亮登场之后便迅速转身。因为运动式的慈善项目,虽然声势浩大,但受助对象并非全都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而持续性品牌项目的实施,则可以为更多受助对象雪中送炭,产生持续效应,对于慈善公益事业的整体发展壮大是一个极好的推动。

    目前,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还非常脆弱,在资助款发放过程中,一位深受工伤困扰的农民工得知项目信息后,认为项目应该解决工伤农民工的一切困难,工作人员应该送钱上门。对于项目要求提交的材料,这位农民工认为是工作人员服务不到位,多次来电话提出过分要求,把内心深处的很多积怨都发泄在工作人员身上。在他看来,慈善就应该解决一切,要不然就是骗人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人蓄意制造假材料企图蒙混过关。有一位农民工不仅自己递交的申请材料不真实、还给自己的妻子也制作了一套几乎完全一样的材料,若非工作人员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就差点被他套走救助款。像这样的申请者,在我们接触到的申请材料递交者中,不下10人,最后都被我们给挡了回去。

    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里,连最基本的道德秩序都要面临挑战,何况具有更高道德水准的慈善公益呢?因此,在转型期社会里推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向前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动员包括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热心人士在内的一切建设性力量,不断培高加厚中国慈善公益的土壤 。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