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义助残弱 仁德所尚 社会公益 贤能多为

项目合作

【志愿者手记】聆听志愿者的声音(1)

作者:义联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2016/8/15
分享到:

 

“每周抽两小时时间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不难安排。”——义行者•易芳玉

 

初识义行者易芳玉是在我们的志愿者见面会中,她会在志愿经验的交流分享中徐徐道来,也会在小游戏中积极参与,清瘦高挑,文质彬彬是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拥有法律背景的她,与义联有着不解的渊源,出于对义联的信赖,她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我们义行者的行列,参与了我们为期两个月的义行探访活动

 

 “在做义联志愿者之前,我就听说过黄乐平律师创办的公益机构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知道义联为很多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援助,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看到义联发布公告招募探访工友的志愿者时,我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而且我做保险工作,时间很自由,所以就立即报名了。”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便短。对于在职的易芳玉来说,两个月的活动,意味着连续八个周的周五夜晚都要与我们一同穿过半个北京城,在北大工地与工友见面。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易芳玉变成了我们最为“放心”的义行者,不论天气状况如何,不管白天工作多累,她总是能按时出现在活动工地,笑着对我们说“大家好,好久不见”。简单的问候,带来的是老友相见的温馨,拉近的是繁华都市的心灵。每当有人问起风雨无阻的来参加长期志愿者活动,是否有中途想放弃的念头时,易芳玉总会笑着告诉我们

 

“每周抽两小时左右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不难安排。我家人尤其是我老公非常支持我做志愿者,即便因为参加志愿者活动晚归,我也没有来自家人的压力。”

 

除了来自温暖家庭的支持,易芳玉内心也有着坚定而踏实的公益心。在两个月的系列活动里,只有一次因为工作出差不在北京而缺席了活动,她从未想到过要放弃。这份坚持,带给了她别样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故事,让她在这段短暂的旅途中,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真谛——也许只是为了一点点积极的改变而努力

 

“义联的工作者、志愿者和建筑工地的工友们有很多事情都让我印象深刻,其中记忆最深的是北京大学建筑工地的一个大学生工友。这位工友30岁出头,来自四川农村,从读书时起一直体弱、失眠。他虽然大学毕业,但因为身体原因选择跟随父母来工地做不用动脑的体力活,这项工作显然并不适合他。他在工地上很自闭,对自己的身体和未来深感焦虑。看到义联的志愿者来访,他很有倾诉的欲望。他对志愿者们说,他很后悔中学和大学时做过的三次不成功的鼻部手术,觉得手术导致了他健康状况的恶化,比如严重的失眠和记忆力下降明显。志愿者们每次见他都会尽力开导他,还带他去了北京的三甲医院挂号检查。虽然医生认为这位工友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而且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问题,这位四川工友的生活状态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善,但志愿者们能关注他,给他带去一丝心灵的慰藉或小小的帮助,能够增加他对别人的信任度,缓解他的焦虑,让他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不再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

 

两个月的义行探访活动在炎热的盛夏里落下帷幕,回顾与易芳玉相处的日子,坚持是她最好的代言词。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坚持在公益的道路上踏踏实实奉献,坚持在夜晚的宁静中认认真真跑步,在每一种角色,每一段经历中,易芳玉都能坚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心感受与体会。且不论成败得失,单凭这份宁静踏实,就让我们义行者的脚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

 

本图文系义联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杨藜)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