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义助残弱 仁德所尚 社会公益 贤能多为

义联举办《职业病防治法》研讨会暨《职业病法律制度研究》新书发布会

作者:义联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2013/7/26
分享到:

 

 

2013年7月26日上午9点,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在北理工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举办《职业病防治法》研讨会暨《职业病法律制度研究》新书发布会。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前全国总工会法律部副巡视员关彬枫先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贾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孙树涵教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所工伤保险研究室张军主任、工伤保险司陈超元先生、北京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吴颖萍律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先生、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讲师李海明博士和《中国劳动保障》杂志社编辑向春华先生等十余名来自政府部门、学界、实务界的专家及相关媒体。

 

义联中心主任黄乐平律师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我国群体性职业病频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饱受职业病折磨之痛,职业病即将成为“社会高利贷”。但在GDP挂帅的社会发展模式下,无论是职业病预防还是救治方面,职业病劳动的维权都存在诸多障碍。

 

随后,义联研究员叶明欣系统介绍了《职业病法律制度研究》一书的概要,从职业病信息公开、预防、诊断、工伤认定和赔偿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职业病工人维权难的现状,并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劳动保护条件的集体协商,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

 

在发言环节中,与会人士高度赞扬了义联团队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成果,并围绕着《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实施的困难以及出路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在加强预防工作、增强政府监管、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劳动者安全和防护意识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叶静漪教授呼吁各界从立法、执法、司法、社会机制方面加强职业卫生工作,作为社会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工会、NGO和劳动者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关彬枫先生谈及了中央和地方劳动保护立法过程中的利益集团的影响,并希望工会能起到更大作用。孙树菡教授希望在诊断和赔偿之外,各方能更加重视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张军主任从尘肺病人病情不可逆发展和并发症多的角度揭示了患病后的沉重经济负担,呼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预防,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控。陈超元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人社部正在试点的《工伤预防管理办法》,希望通过工伤预防经费的使用,强化预防工作。贾光教授则强调了要提升劳动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优化个人防护用品。向春华先生提出要强化单位对员工的考核机制,来强制劳动保护的落实。梁晓晖先生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长期关注童工、强迫劳动等领域,对职业健康重视不足,可以在今后让企业、消费者和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认识到这一点。吴颖萍律师建议今后进行更多的职业健康宣传,包括向监管部门宣传职业病法律防护制度的规范流程。

 

《职业病法律制度研究》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是义联团队在职业病防治领域推出的第二本专著。本书以义联团队亲身经历的上百个真实案例为基础,挖掘了职业病劳动者权利救济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职业病预防、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职业病工伤认定及职业病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通过与德国、美国等外国法律制度的比较,提出了在现行法律制度体系下的应对之策。

 

本文系义联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谢越)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