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义助残弱 仁德所尚 社会公益 贤能多为

【法制晚报】北京义联发布《劳动维权研究报告》—想打劳资官司?时间耗不起

作者:汪红 李奎 来源:法制晚报 2013/1/10
分享到:

劳动争议案近5年高发 维权成本令劳动者难以承受 法援机构调研4146起案件 发现想打劳资官司?时间耗不起

 

每逢年终,都是劳动争议案件多发之时。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和研究中心 (下称义联中心”)昨天发布一份调研报告,在该中心5年来受理的4146件劳动争议类法律援助案件中,通过和解方式解决的占五分之一以上,但劳动者平均要牺牲30%以上的利益。


   
同时,劳动争议还让劳动者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现状

多部法律出台维权看到了希望
   

义联中心统计了从2007年至2012年五年间的4146起劳动争议案件,发现总体呈递增趋势。2008年的月均数量比2007年的月均数量增长了85%,而2012年的月均数量竟达2008年月均数量的5倍多。
   

近两年案件的增长速度虽不像2008年和2009年那样呈井喷态势,但整体数量仍居高不下。
   

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义联中心主任黄乐平表示,过去五年是中国劳动法变迁幅度最大的五年: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此外还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产生,《工伤保险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等。
   

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国内用工需求锐减,企业裁员求生的举措也引爆劳动纠纷。

成本

平均耗时一年经济损失过万元
   

4146起案件中,同一当事人经历两个以上法律程序的占到2602件,达案件总数的62.76%
   

劳动者首先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劳动争议平均处理时长达一年。按规定,劳动仲裁的审限为45日,可延长至60日;民事诉讼一审和简易程序审限为3个月,普通程序为6个月,经批准后可延长6个月,情况复杂可再延长;民事诉讼二审审限为3个月,经批准后可再延长。职业病类纠纷常涉及司法鉴定,不计入审限之内。
   

经济方面,因为要经历申请仲裁立案、证据交换、开庭等程序,如果申请法律援助,还要办理申请手续、会见律师、调取证据等,其间,劳动者无法正常就业。
   

 以北京市最低工资计算,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劳动者的直接工资收入损失最少要7560元,如果加上此间生活成本,损失超过万元。

和解

劳动者平均牺牲三成利益
   

黄乐平说,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时间长,一般劳动者根本耗不起。如果证据再不充分,败诉可能性很大。加上有些单位经营不稳定,即使打赢官司也要不回钱,很多劳动者同意和解。
   

而单位则利用劳动者急于拿到赔偿的心理,压低赔偿数额。尤其是在一些工伤案件中,工伤职工迫切需要钱来治疗,只能以牺牲赔偿金额为代价,换取工伤补偿款。
   

在义联中心受理的4146起案件中,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的占到20.7%,其中工伤类案件和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较多,劳动者平均让步幅度在30%60%之间,最高让步高达77%

建议

抱团儿维权 主动谈判
   

黄乐平说,近年来,劳动者维权手段由个体向群体维权转变趋势明显,人员规模少则十几人,多则百人甚至上千人。在群体维权事件中,逐渐呈现出组织化趋势,内部角色分工明确,且责任共担。
   

黄乐平建议,劳动者应尽量集体维权,抱团形成合力,积极主动与企业协商谈判,争取更多利益。在劳动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明劳动关系等关键法律事实的证据,为可能发生的争议做充分准备。
   

劳动者还应积极寻求政府部门、工会组织、民间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促进劳动争议的依法、快速解决。(法制晚报2013110日)

 

(编辑:杨藜)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