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义助残弱 仁德所尚 社会公益 贤能多为

如何多渠道维护农民工疫情期间返岗复工权益,黄乐平主任接受法制日报专访

作者:杜晓  杨欢 来源:法制日报 2020/2/27
分享到:

● 由于疫情防控,很多单位会对员工的工作安排进行较大的调整,农民工可与单位协商如何调整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如果不能书面修改劳动合同,那么一定要保存协商记录


● 目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农民工流出地在农民工流出前应提供相应的健康检测和咨询服务,流入地也要对农民工进城、到岗做好准备工作,开展隔离观察,落实有关疫情防护措施


● 各地政府之间要做好衔接,防止农民工大范围、瞬间突发式流动;企业要做好报备工作,不同行业的企业要制定不同的返工日程;相关劳务部门和机构要做好供需对接,避免用工供需脱节带来的损失

随着各地大中小企业逐步复工复产,返程返岗农民工人数越来越多。如何保障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近期,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与各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民工返岗提供便利。
2月15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积极开展农民工返岗包车运输。
据悉,交通运输部推广四川省的经验,对劳务输出大省和外地人员聚集的地区,加强运输组织,错峰返程,发送“点对点”直达包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并保障优先便捷出行,从而实现出发有组织、健康有监测、运输有保障、运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目前,四川、山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点对点”运输服务。截至2月14日,累计帮助2.6万名农民工返回工作岗位。
据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介绍,前期农业农村部联合人社部、卫健委给返乡农民工朋友发出倡议,倡议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门等等,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当前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的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后农民工返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属地责任,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城。

疫情蔓延返岗不易      期待早日复工挣钱


正月十五那天,郭敏悦(化名)和丈夫一起回到了北京。郭敏悦在北京从事家政工作,他的丈夫在某小区当保安。
郭敏悦之前和雇主约定初五回来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有些担心,雇主也让她“等等再回来”。
后来,郭敏悦在手机上看到有传言说,返京人员不能进小区。她有些慌乱,再度和雇主通话。雇主告诉她,北京市官方发布了消息,“只要不是确诊病例,没有明显发烧、咳嗽、乏力的返京人员应当允许进入小区”。
当郭敏悦准备返京之前,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虽然郭敏悦老家感染的人数很少,但还是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疫管控措施,外出务工人员需要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
郭敏悦让雇主把劳动合同拍照后通过微信发送过来,这才正式踏上了返京之路。她和丈夫没有搭乘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而是乘坐了老乡的私家车。
“回来后,我放下行李就直接到了雇主家。进小区先测体温并登记个人信息,来到雇主家之后,我就没有下过楼。”郭敏悦说。
从事木工工作的何志健(化名)是湖北恩施人,疫情刚发生时,他还在山东某建筑工地务工。
1月17日,何志健回到恩施老家。他坐火车返乡时并未经过武汉,回到村子里后,首先在村委会填了登记表,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何志健家中测量体温,并叮嘱其尽量减少外出。从回家至今,何志健在家里已经待了近一个月。
何志健说:“作为一名建筑工人,我目前就是盼望着能早点出去干活。”
“往年元宵节前后我已经去外地务工了,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到现在工作都没有确定。”何志健说,目前主要通过微信、电话联系过去认识的包工头,看是否有合适的工作机会,但通过这种方式不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等疫情结束后,我还是想去山东找工作,那边工作机会比较多,工资也相对高一些。”何志健说。

积极应对保持乐观   留存记录以防万一


除了湖北的务工人员之外,其他地方的务工人员也受到疫情影响。
1月22日,建筑测绘员袁立方(化名)回到了河南老家,他和父亲一起在贵州某建筑工地务工。
尽管之前已经看到了一些关于疫情的报道,但袁立方并没有足够重视,他真正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是在返乡后。“村里下达通知不让串门拜年,而且封了道路,我每天都待在家里玩手机。”袁立方说。
随着疫情蔓延,袁立方接到工地打来的电话,要求他和父亲待在家里少出门,并做好防护措施。
“工地项目的剩余部分不能如期进行了,具体复工时间需要等通知。现在所有工人都放假回家,工地处于停工状态。”袁立方说,“老家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我现在担心返回岗位后会被区别对待。”
“前几天,有一位老乡去外地务工,走的时候就比较麻烦,要乡里、县里同时开证明才行。他到了那边之后,社区工作人员要求他先隔离一段时间。那些自己开车去工地的老乡,到达之后也是直接送到宾馆隔离。”袁立方说。
尽管处于特殊时期,袁立方还是努力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他说:“虽然自己心里也着急,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先安心待在家里,等过段时间再返回工地。希望公司可以为我们做好消毒防疫措施,配备口罩、手套等,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人们的健康安全。”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都积极采取措施为返岗农民工提供便利。例如:
河南省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保障疫情期间广大农民工及时返岗复工。
四川省启动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将身体健康、体温检测合格的返岗(务工)农民工送至工作岗位。
安徽省出台《关于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包车运输的紧急通知》,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跨省和省内跨市客运包车业务,采取“点对点”运输的包车运输组织方式,集中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认为,如果农民工在城里还没有固定工作,就不要盲目进城;如有固定工作且因疫情防控原因在老家出不来,应及时与单位联系并说明情况,必要时可以请事假,保留自己和单位的劳动关系。农民工进城之前一定要注意身体状况,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果本人和单位都没有准备充分的防护用品,农民工可以与单位协商,主动申请提前休年假或调休。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很多单位对员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较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可以与单位协商如何调整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如果不能书面修改劳动合同,一定要将和单位协商的记录,特别是微信的交流记录保存下来。”黄乐平说。
黄乐平认为,各地劳动部门鼓励用人单位灵活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调整为综合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是受政府鼓励的,也是企业克服目前经营困难的需要,对此农民工要予以理解。工时制度调整,原则上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不应比原来增加,工资也不应比原来降低。然而,受疫情影响,一些单位经营状况不好,农民工也可以根据工作时间调整的情况,与单位协商确定工资降低的幅度。


关键时期合理安排    多种渠道维护权益


《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后农民工返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做好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城工作,事关农民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农民工返城返岗高峰期与疫情防控关键期叠加,工作任务艰巨。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上来,强化风险意识,落实属地责任,扎实做好农民工群体返城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目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所以农民工的流动不能是完全靠市场调节的自由流动,而是流入地和流出地都有所控制的流动。
“农民工流出地在农民工流出前应提供相应的健康检测和咨询服务,流入地也要对农民工进城、到岗做好准备工作,开展隔离观察,落实有关疫情防护措施。”杨宏山说。
杨宏山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从疫情防控总体布局来说,企业复工复产有一些限制条件,但是有些特殊的企业、行业则对工人需求比较紧迫。“比如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企业,不仅要迅速复工复产,还要加班加点。再如快递、超市等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企业,也需要及时复工。另外还有些企业存在国内外刚性的订单需求,这涉及企业的生产链条和信誉,这类企业也需要合理安排复工复产,保证工人按时到位。”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认为,应合理安排农民工返城返岗时间,避免节后盲目外出。“首先,做好各地政府之间的衔接,防止农民工大范围、瞬间突发式流动,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要与其他地区衔接好。其次,做好企业报备工作,引导不同行业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返工日程。再次,相关劳务部门和机构要做好供需对接,避免用工供需脱节带来的损失。”
对于暂时难以外出务工但本人又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荆林波认为,农民工所在地政府可以加强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就地创业或者就业。但另一方面,要避免大包大揽,必要时可以根据当地财力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荆林波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疫情期间,部分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心理焦虑等情绪,过去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一些欠缺,需要加强与农民工有关的社会组织建设,利用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对农民工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还可以通过媒体等进行宣传引导。另外,当地政府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现场的心理疏导工作。
“目前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工作量大幅减少,但快递等行业的工作量反而大幅上升,这些行业的务工人员应特别注意避免劳累过度。”黄乐平说。
杨宏山认为,疫情期间,农民工返城返岗后,可能会面临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特殊困难,在属地化管理要求下,农民工可以第一时间与所在社区进行联系和协商。如果社区不能解决,可以向其雇佣企业求助,雇佣企业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责任主体。另外,农民工还可以联系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并表达自身诉求。(法制日报记者 杜晓 实习生 杨欢)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