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午报】义联如何为工人解决后顾之忧?
郭建强: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秘书长
黄乐平: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韩世春: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项目部主任
段桂艳: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项目专员
刘慧云: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公司工会主席
霍 昆:中铁十四局北京地铁16号线11标段项目书记
程 功:中铁十四局北京地铁16号线11标段项目工人
工地文化建设包括方方面面,每一个侧面都渗透着企业为工人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激励工人工作热情的价值理念。建筑企业无论是在职工中开展素质培训和安全教育,还是努力解决职工子女的托管问题,都体现着他们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归属感的决心。在上周举办的“工人文化服务与素质培训”座谈会上,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与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的工作人员,围绕如何深化工地文化建设的话题展开了探讨。
工地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
刘慧云: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公司自2002年参与北京地铁的项目建设以来,始终强调抓文明施工、抓队伍建设。2010年,我们全公司项目部推广了“五同”(同学习、同劳动、同吃、同住、同管理),为农民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程功: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来北京有10多年了。去年5月来到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以后,我感觉很舒适,职工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现在,我还想再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虽然中铁十四局的技术员给我们做了一些培训,但我还希望考到电工、焊工的证件。每天晚上我有一些空余的时间,希望借此学到更专业的技术。
公司日益重视职工安全教育
郭建强:企业取得的成绩跟职工队伍的建设成果分不开,市总工会也从各方面为企业、职工提供了服务。例如这位工人提到的想学技术,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会每年招收具有农业户籍的工会会员,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此外,市总工会今年10月还启动了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为取得国家一级、二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会会员提供资助。
霍昆:如今,公司日益重视工人的素质培训,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当然,由于企业扩张比较快,而企业本身的资源毕竟有限,如何让更多职工接受更专业的素质培训和安全教育,需要工会等社会组织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子女无人管问题亟待解决
韩世春:企业为一线职工提供良好的服务,既保护了职工的权利,又激发了职工的责任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作为社会组织,也一直在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的公益服务。
段桂艳:今年,我们推出了“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项目,旨在为企业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知识,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的意识。我们也希望开展新的项目,帮助职工解决子女托管和教育的问题。
霍昆:职工子女的托管和教育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困惑。我们集团的总部在济南,而很多项目都在北京。虽然我们为一些有孩子的职工提供了宿舍,但公司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有不少职工都是退伍兵,年龄在40至50岁间,如何解决孩子的托管和教育问题,也是我们一直非常关心的事情。
黄乐平:在企业职工的子女教育方面,社会组织有巨大的工作空间。针对孩子的托管问题,如果孩子放学早,而家长还未下班,社会组织可以聘请志愿者对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同时组织孩子进行一些集体活动。
- 上一条文章: 【财新网】义联律师解读职业病目录修订
- 下一条文章: 【民生周刊】义联助驾校农民工走过艰难维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