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LOGO

义助残弱 仁德所尚 社会公益 贤能多为

【劳动午报】义联研究员王珏:工伤职工康复难、再就业难

作者:屈斌 来源:劳动午报 2013/12/27
分享到:

■重伤职工回归社会难度加大

 

■维权时间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工伤职工再就业率一直不高

 

 

 

200411日起实施至今,《工伤保险条例》已经施行了将近10年的时间,在这10年里,这部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给企业、员工乃至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201411日条例实施1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相关职工及法律专家。

 

 

 

重伤工伤职工回归社会较难

 

发生工伤后,职工的身体条件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心里也留下永久的阴影。因此,他们实现康复回归社会,必然需要经过医疗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三个方面。而后两方面,至今一直被人们忽视着。

 

义联研究员王珏建议,由于工伤康复项目的特殊性,需要由专门的工伤康复机构来实施。目前,仅少数大城市设立了较正规的工伤康复机构,难以满足众多工伤职工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要完善工伤康复机构的建设。在政策方面,有关部门应重视工伤康复政策,将其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一样划归到工伤保险的内容中,将程序和要求进一步细化。

 

2003117日,时任北京某高校团委书记的李楠和4名同事遭遇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3名同事重伤身亡,25岁的李楠虽侥幸生还,却高位截瘫,终生将与轮椅为伴。曾是全国业余舞蹈大赛一等奖得主的李楠,得知自己以后不能跳舞了,在重症监护室里失声痛哭。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是在2004年,而事业单位纳入《工伤保险条例》是在2006年。由此,李楠获得了部分生活保障。李楠说:“在我生命最黯淡的时候,工伤保险给了我一些生活的勇气。”

 

凭借个人的坚持与亲人的扶持,2008年李楠康复出院。她先后在各级残联工作。业余时间,她还教残疾人表演舞蹈。她坐在轮椅上,又重返了舞台。2012年,她注册了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并且加入到工伤职工康复的事业中。

 

李楠觉得,工伤职工回归社会不是出去走走就可以了,工作才是回归的体现。回归还应包括心理状态的调整,看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李楠是幸运的,她实现康复并且成为工伤职工康复的标志性人物。但是,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告诉记者,目前,工伤职工的再就业率仍然很低,他们回归社会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维权时间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工伤职工回归的首要难题并非身体的伤痛,经济的困境和维权的艰难成为横亘他们面前两道难关。义联研究员王珏调研发现,大多数工伤职工都面临经济的窘境:职工遭遇工伤之后,即使与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待遇也被降低;而在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失去了生活来源。为了负担医疗费,职工通过法律程序追讨相关待遇,但程序往往被拉长并且充满不确定性,最终获得赔付的难度很大。

 

在平谷一家汽车部件公司工作的老王清晰记得20075月的那一天。医院告知,他患上了手臂振动病和接触性皮炎。但是,诊断职业病需要单位的介绍信。由于单位拒开证明,老王从此踏上了维权之路。

 

老王刚来到单位是在20042月,恰逢《工伤保险条例》实施。那时的老王每天工作12小时,把40斤重的油箱浸泡在臭味弥散的污水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2006年开始,老王的双手就逐渐失去知觉。

 

为了诊断职业病,老王从平谷来到北京市区的各级主管部门,在80公里路程之间奔波了52次,2008122日,他才拿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具的职业病诊断书。

 

经过仲裁,公司给予老王停工留薪待遇补偿4000元,老王回到单位的其他岗位上班,社保基金每月给他报销2000元医药费。但20111月,双方合同到期后公司不予续订,老王不得已再次维权。

 

老王被定级为8级伤残。由于他在工作中有职业危害因素,而单位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老王由此主张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程序违法,经过调解才获得一笔补偿金。

 

《工伤保险条例》施行10周年,老王只是实践者中的一个缩影。根据目前《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七至十级工伤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但职工的劳动能力受损,劳动合同期满或医疗期结束后,继续找工作成为难题。

 

五至六级工伤职工可以保留劳动关系,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如果单位不支付赔偿,职工通过法律程序维权困难重重。

 

一至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由于劳动能力严重丧失,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领取伤残津贴。然而对于没有参保的人员来说,难以获得相关待遇,而且,中小企业难有自行负担的能力。

 

义联研究员王珏建议,及时治疗和康复是工伤职工回归社会最重要的条件,用人单位的及时赔付是其核心因素。有关部门应督促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简化工伤维权程序。

 

 

 

工伤职工再就业率一直不高

 

本月初,海淀区某印刷公司职工唐在平拨打本报维权热线称,今年8月,他在车间工作时操作不慎,手指卷入印刷机,从此留下永久的残疾。

 

唐在平每天工作12小时,分白班、夜班,没有休假。长期的疲劳工作是诱发事故的原因之一。而受伤以后,公司老板只是借用别人的医保卡给他看了病。他的岗位也变成门卫,工资被降低。唐在平希望追讨工伤待遇,但是摆在他面前的是重重的阻碍。

 

义联研究员王珏调研发现,只有18.9%的工伤职工与单位维持了劳动关系。其中,有的虽然劳动关系保留,但单位不给安排工作。还有的单位想通过闲置及降低工资等方式,逼迫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

 

在主动解约的劳动者中,有的是因为需要与单位打官司,以致双方关系恶化;有的是为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被迫选择解除。在与单位解约的职工中,很多是靠打零工等方式维持生活。有66.7%的至今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中,有的虽然具有就业能力,但正处于和单位的诉讼中,无暇考虑就业的问题。

 

 

 

【专家建议】

 

 

 

企业应建立工伤预防制度   北京律协劳动法专委会秘书长 马照辉

 

工伤事故之后应做工伤预防,因为职工受了工伤是对其他同事的一种提醒,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前发生工伤事故后,单位会把所有职工叫到事故现场学习,但现在出了工伤事故反而都被淡化了,起不到警示后人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师傅制不再普遍实行,产业工人都是技校毕业后直接工作。然而,安全防护方面的事情是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学习的。

 

 

 

公共服务该为中小企业减压    原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巡视员 关彬枫

 

目前多责任都交给了企业,例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当职工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企业不可以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这导致中小企业的负担过重。各种社保等费用成本加起来要达到工资总额的40%,使得其没有能力做劳动保护方面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伤残职工要更多地分享社会进步成果,中小企业应减负从而更有资源投入劳动保护工作。

 

 

本图文系义联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及义联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谢越)

 

 

©2020 YiLian Labor.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159号 京ICP备13031719号-3

法律援助热线:010-82357827 邮箱:yilianlabor@163.com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座806室 邮编:100086